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金余一的博客

往日事,今日情,总想做点事情;说的文,解的字,岂敢卖弄文字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 
 

《趣读汉字》 莫 → 暮  

2017-04-01 11:53:36|  分类: 趣读汉字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《趣读汉字》

         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累增字 

         《趣读汉字》  莫 → 暮 - jindeshen2007 - 金余一的博客甲骨文“莫”    《趣读汉字》  莫 → 暮 - jindeshen2007 - 金余一的博客金文“莫”    《趣读汉字》  莫 → 暮 - jindeshen2007 - 金余一的博客 小篆“莫”

    

    “暮”是个后起字,在许慎编撰《说文解字》之时尚未出现。那么,古人以什么字表示日落西山之时呢?原来是“莫”字。

    “莫”,一读mò,二读mù。笔者以为,mù当是“莫”的最早读音,其义即为“暮”。

我们不妨对“莫”的构造略作分析。无论是甲骨文,或是金文,直至小篆,“莫”都是“日”在“茻”(读音为“莽”,义亦同“莽”)中。故,许慎曰:“莫,日且冥也”,注音为“莫故切”(即“莫”的声母“m”,韵母和“故”的韵母“ù”相同)。

“莫”的引申义众多。在古文中,“莫”字可作“不”解(李白《蜀道难》: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);可作“大”解(《庄子·逍遙游》:“广莫之野”);通“谋”(《诗·小雅·巧言》:“秩秩大猷,圣人莫之”);与“膜”“谟”“漠”“瘼”“幕”等字可互相替代……

    “莫”还是一种菜的名称。“《诗·魏风》:彼汾沮洳,言采其莫。《注》:音暮。《陆玑疏》:莫,茎大如箸,赤节,节一叶,似柳叶,厚而长,有毛刺,今人缫以取茧绪。其味酢而滑,始生可以为羹,又可生食。五方通谓之酸迷,冀州人谓之干绛,河、汾之间谓之莫。”(见《康熙字典》)

 “莫”为词头的词条甚多。古人如铸剑之莫邪,善歌谣者莫愁女;名胜古迹如莫高窟千佛洞,著名景区有南京莫愁湖;四字成语中“莫”字当头的有“莫衷一是”“莫逆之交”“莫测高深”“莫名其妙”等。笔者以为,最为有影响的当属“莫须有”一词。它源于《宋史·岳飞传》:“狱之将上也,韩世忠不平,诣桧诘其实。桧曰:‘飞子云与张宪书,虽不明,其事体莫须有。’世忠曰:‘莫须有三字,何以服天下?!’”原意犹言:恐怕有;或许有。

最后再说一下累增字“暮”。由于“莫”字被“不”等虚词占用了,后来就在“莫”字底下再增加一个偏旁“日”,造出个“暮”字,用以表示“日且冥”这个意思。徐锴就“暮”的出现如是说:“平野中,望日且莫将落,如在茻中也。今俗作暮。”

    “暮”除了表示“傍晚”外,还可作“将尽”解。如暮春、暮年、天寒岁暮等。杜甫诗句“岁云暮矣多北风”中的“暮”,即为年末岁尾之义。

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修改于201741日)  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02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