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金余一的博客

往日事,今日情,总想做点事情;说的文,解的字,岂敢卖弄文字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 
 

《趣读汉字》 读 “行”  

2017-03-19 13:21:47|  分类: 趣读汉字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《趣读汉字》

          

 

         《趣读汉字》 读  “行” - jindeshen2007 - 金余一的博客 甲骨文“行” 《趣读汉字》 读  “行” - jindeshen2007 - 金余一的博客金文“行”《趣读汉字》 读  “行” - jindeshen2007 - 金余一的博客小篆“行”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“行”是个多音字,一读xíng,行走之“行”;二读háng,行列之“行”。

通常而言,每一个字都有它的本义。那么,“行”的本义究竟是“行走之行”,还是“行列之行”?围绕这个问题,历来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。

第一种看法,“行”是“行(xíng)走之行”,属动词,会意字。《说文》曰:“,人之步趋也。从彳从亍。”段玉裁云:“(行) 人之步趋也。步,行也。趋,走也。二者一徐一疾,皆谓之行。统言之也。《尔雅》:室中谓之时;堂上谓之行;堂下谓之步;门外谓之趋;中庭谓之走;大路谓之奔。析言之也。”《韵会》云:“(行)从彳,左步;从亍,右步也。左右步俱举,而后为行者也。”

第二种看法,“行”是“行(háng)列之行”,属名词,象形字。《集韵》云:“(行)音‘杭’。”《类篇》云:“(行)列也。”容庚《金文编》、商承祚《殷虚文字类编》、罗振玉《增订殷虚书契考释》等著作,则从甲骨文“《趣读汉字》 读  “行” - jindeshen2007 - 金余一的博客 ”、金文“《趣读汉字》 读  “行” - jindeshen2007 - 金余一的博客 ”字形进行分析,认为:“(行)象四达之衢,人所行也。”马叙伦《说文六书疏证》进一步认为:“行,道(路)也。此行之本义也。”马先生还引用《吕氏春秋·下贤》的一段话作佐证:“桃李之垂于行者,莫之援也;锥刀之遗于道者,莫之举也。行与道对文,亦行即道之证。”

“行(háng)”,亦为军旅队列之称。《诗·大雅·常武》:“左右陈行,戒我师旅。”注:“直排为行,横排为列。”《左传·隐十一年》曰:“郑伯使卒出豭,行出犬鸡。”注:“百人为卒,二十五人为行。行亦卒之行列。”《国语·吴语》则云:“吴王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。《注》以百人通为一行,百行为万人,谓之方陈(阵)。”

行列之“行”引申义较多,扩大引申为序列,如“排行”;扩大引申为职业,如“行业”;借代引申为专业性服务机构,如银行、车行等。

两相比较,仿佛第二种看法接近于创造“行”字的初衷。可是,有的学者认为,这些都不是它的本义。那么,“行”的本义是什么呢?无论是甲骨文的“《趣读汉字》 读  “行” - jindeshen2007 - 金余一的博客”,还是金文的“《趣读汉字》 读  “行” - jindeshen2007 - 金余一的博客 ”,横竖相交的笔画都聚集到一处,那就是通向四面八方的十字路口,这个交叉口的名称就叫“行(háng)”。谁知,秦人在制造小篆“《趣读汉字》 读  “行” - jindeshen2007 - 金余一的博客 ”字时,却将如同四个直角的笔画,讹误成。这一来,其本义就此消失。

    笔者以为,如果“象四达之衢”是“行”的本义的话,它的读音就应该是“hang”,理由是:“衢”之义通“巷”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27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