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金余一的博客

往日事,今日情,总想做点事情;说的文,解的字,岂敢卖弄文字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 
 

《辞海》释“汉字”有瑕疵  

2014-08-19 09:15:50|  分类: 文字趣谈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〖 汉字杂谈 〗

《辞海》释“汉字”有瑕疵

     “汉字”是什么?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的解释是:“记录汉语的文字。除极个别的例外,都是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。”《现代汉语规范词典》的解释是:“记录汉语的文字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。一般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。”

      有人觉得以上的解释过于简单,《辞海》的編者就是这样认为的。那么,《辞海》是怎样解释“汉字”的呢?请看:“(汉字是)记录汉语的文字。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,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。现存最古可识的是三千多年前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。现用汉字是从甲骨文、金文演变而来的。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,象形变为象征,复杂变为简单;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、表意到表声。一个字一个音节,绝大多数是形声字。现代汉字已实现部分简化。收在《康熙字典》里的汉字有四万多,收在《汉语大字典》里的有五万六千左右,通用的大约有五千到八千。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积有大量的汉文典籍。是中国各民族和国际社会通用的正式文字之一。”

《辞海》的解释,详则详也;但,“现用汉字……在形体上逐渐由……复杂变为简单”之说,过于绝对,值得商榷。

 我以为,汉字从造字之初至今,在形体上并不是所有的都是由“复杂变为简单”的。有的和原先一样,有的是古简今繁,有的是“简--简”……。譬如“人”字,以及从属于“人部”的“仁”、“休”等等,即使笔画形状由圆变直,而字的组成构件始终没有增减;又譬如,“然”字由“火”、“犬”、“肉”三部分组成,本来就具有用火烧的意思。后来出了个累增字“燃”,一直用到今天。它也表示“烧”之义,这不是比过去复杂了吗;再譬如,古文“仧”,往后成了“長”,现在写作“长”。其实,现在的“长”就是最早的“仧”。

 诚然,现在相当多的汉字形体比过去简单了,单单以部首简化的那部分为例,就已有不下一千五百个。不过,如果说成一概由“复杂变为简单”,显然不是事实。以上拙见,不知《辞海》編辑诸公以为如何?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43)| 评论(3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