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汉字杂谈】
说“累”真累!
“累”怎会成为年度汉字的呢?有个刊名为《小康》的杂志,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,在全国各地的2013个人中进行调查,“累”字被提及80多次,像什么“身累”、“心累”、“特别累”、“越来越累”……“累”不仅成了出现频率最高的字,而且创作了一首题为《累啊累》的歌曲,歌词曰:房价越来越高,累啊累啊累;钞票越来越少,累啊累啊累;每天地铁公交,累啊累啊累;老婆还没找到,累啊累啊累……怎一个“累”字了得!
于是,小申建议我写篇关于“累”字的【汉字杂谈】。尽管我采纳了他的建议,就来说说这个“累”字,可是我也知道,说“累”真的很难、很累呀。说“累”难在哪里,累在何处?且听我慢慢道来——
首先说说“累”字的构造,这本身就是个很累的事。“累”字写作上“田”下“糸”,它显然不是象形;指事?没看出指什么事;会意?想不出它会什么意;形声吧,是属“田”部还是属“糸”部?声旁是什么?我实在说不清楚这个字属什么造字法?
原来,它起先写作“纍”,从“糸”,“畾(雷)”声,是个典型的形声字。它的本义是绳索。许慎曰:“纍,一曰大索也。”
且慢!“累”的古文最早是从“厽(音lěi,即‘垒’字)”从“糸”的“絫”,《说文》解作“增也;十黍之重也。”颜师古释“絫”云,“絫,古累字。重也。”段玉裁云:“增者,益也。凡增益谓之积絫。絫之隶变作累,累行而絫废。”所谓“十黍之重”,是说“絫”亦为计量单位。《汉书·律历志》云:“权轻重者不失黍絫。而五权从此起。应劭曰:十黍为絫。十絫为一铢。二十四铢为两。十六两为斤。三十斤为钧。匹钧为石。”
前面讲了“累”的字形之变;下面再来谈谈它的音和义。
“累”有有三读:一为léi(第二声),其义即前文所说绳索,有“累绁”一词,指绑罪犯的绳索,引申为囚禁、牢狱。二为lěi(第三声),其义作“堆积”、“积聚”解。正像段玉裁所言:“积细丝成缯,积坺土成墙,其理一也。”有一则成语叫“危如累卵”,不信你就将卵往上堆堆看,不摔坏才怪呢。三为lèi(第四声),作“疲劳”解。(说了半天,刚刚说到叫苦叫累的“累”字上来。)
现代人普遍感到“劳累”。外面的人为何劳累,劳累到什么程度?我老汉体会不深,无从说起。但,我那可怜的儿子,宝贝的孙子,他们都在喊累。我儿子在外资广告公司当艺术总监,负责广告策划、创意,乍听起来头衔不小,可干起活来也没日没夜地冥思苦想,国庆七天假天天加班;一星期到我这儿一次,屁股搁到沙发上就呼呼大睡。读二年级的小孙子,课外辅导连轴转,上了小记者课上外语课,练了游泳练跆拳道,做完作业弹钢琴,直弄得八岁的娃娃叫累连连。我不赞成这样,可是周围环境都是如此,你想不干都不成……
要说“累”的事就太多了。不能再啰哩啰嗦往下说了,再说个没完就累赘了。其实,我已说得很累了,就此打住!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