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金余一的博客

往日事,今日情,总想做点事情;说的文,解的字,岂敢卖弄文字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 
 

〖趣读汉字〗 刺 · 剌  

2017-03-08 16:07:26|  分类: 趣读汉字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趣读汉字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刺 · 剌(形近字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〖趣读汉字〗 刺 · 剌 - jindeshen2007 - 金余一的博客小篆“刺”   〖趣读汉字〗 刺 · 剌 - jindeshen2007 - 金余一的博客甲骨文“剌”  〖趣读汉字〗 刺 · 剌 - jindeshen2007 - 金余一的博客 小篆“剌”

 

    形近字难辨莫过于“刺”“剌”,若要加以区别,“朿”“束”必须分清。

许慎说:“朿,木芒也。象形。”讲它是象形字,意指“木”字当中的那部分就像长出的芒刺。段玉裁注:“芒者草耑(同端)也,引申为凡钎锐之称。今字作刺,刺行而朿废矣。”所以,“刺”就是“朿”。

    “束”是“木”当中一个“囗(读作wéi”,表示捆绑的意思。看到这个字,就会回想起半个世纪前的部队生活。那时候,我们常常上山砍柴,慢慢地学会了用一根小竹子拧几下,就可以用来捆柴的本领。你看,把木柴拦腰一箍,这可是再形象不过的一个“束”字。

    现在该来谈谈“刺”“剌”二字区别在哪里了。其实,“刺”在讲“朿”时已经都说了,再说无非是带“刺”的词语,如刺刀、刺字、刺配、刺探、刺激……

    笔者忽然想起,古代有一个管理地方的官职叫“刺史”,笔者一直弄不明白,刺史到州郡去是刺探民众动向,还是刺激百姓愤慨?总之,这个官名不好,所以历史上几经换名,一会儿改叫“州牧”,一会儿更为“太守”,再怎么改总觉得也好不到什么地方去。

    “剌”(音là),是个书面语,如今它的用处不大了。其义有二:一是造字本义,“以刀破束”(语出徐灏《说文解字注笺》);二是作乖戾、乖张解,如乖剌,剌谬等。有一物叫“剌子”,《本草纲目》里说它是“红色的宝石”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00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